幻灯四
幻灯三
幻灯二
幻灯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互动交流 > 公共服务 >
千亿级特钢是怎样炼成的?

不久前,从无锡的第二家千亿级企业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简称中信特钢)传出一则重磅消息:历时3年的技术、应用攻关,集团率先开发出世界最高级别的R6级系泊链钢,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批量生产最高级别海洋系泊链钢能力的企业。

  这家成长在江阴的企业,跟随江阴从“苏南模式的发祥地”到“中国制造业第一县”,自身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它的身上有着江阴众多企业的缩影。中信特钢究竟是靠什么淬炼出“钢中之王”,铸就成千亿级特钢的?近日,无锡日报记者走进企业探寻“密码”。

  “科技创新”铸就特钢之“质”

  走进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旗下企业兴澄特钢,“特钢是科技炼成的”8个大字格外醒目。“近年来,企业依托科技创新,针对行业‘卡脖子’ 难题和关键品种进行重点攻关,取得了不少突破,等下你们去车间一看便知。”中信特钢董事长俞亚鹏说。

  进入兴澄特钢高速线材智能车间,偌大的生产车间内,几乎看不到一线工人,这点让人感觉非常诧异。直到走进轧线操作间内,记者才看到了一位年轻小伙孙锋,此刻,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线材生产的实时数据,“从出炉到吐丝到风冷,包括水处理检测、轧制表的录入,全程我一个人就能搞定。”

  与工作人员稀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车间全线有39台轧机、1台加热炉,拥有年产高达50万吨线材能力,而且产品质量稳定。“这套‘热眼’系统就是专门挑刺儿的。”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钢材在即将吐丝前会经过一个导管,“热眼”会捕捉每一支线材上的瑕疵,“如果某支钢上有比较严重的缺陷,在集卷时,就会将它取出并分析原因,确保以后不犯同样的错。”

  “每年优胜劣汰10%低端和低效的产品,开发10%高端和高效的产品。”俞亚鹏说道,这就是他近几年给兴澄特钢定的“小目标”。正是靠着这些“小目标”,兴澄特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市属集体小钢厂,成长为单体规模最大的特钢企业。

  “管理创新”锻造特钢之“基”

  “像办学校一样办工厂!”这是中信特钢学院墙上的一条标语。“今年是降本增效、竞争力提升年,所有费用都降了,但2019年的培训费在去年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俞亚鹏说。今年1月,学院正式成立,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条标语,更是企业的理念,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人人都能成为人才。”

  教学楼内,不少员工正在模拟仿真实训系统上进行训练。“以往,1个岗位1名师傅,顶多带2个徒弟,现在1个岗位可以同时培训25个人,1个月就能学成!”学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师傅怕影响设备运行,都不敢轻易让徒弟操作,师带徒的战线也拉得很长,效果并不理想。这套系统投运至今,已有5034人次接受技能提升培训。

  纵观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的千亿之路,从2004年收购原冶钢集团钢铁主业资产,组建了湖北新冶钢,并控股了大冶特钢,到2018年,通过区域性重组整合,收购华菱锡钢,企业的整体优势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管理创新。2017年5月,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择机收购了青岛特钢,当月亏损6500万元,而短短的三个月后,青岛特钢扭亏为盈实现账面盈利817万元,这对钢铁企业来说是个奇迹,这其实就是管理创新带来的财富。

  “不忘初心”熔炼特钢之“魂”

  “对于企业来说,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主业,拿出拳头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俞亚鹏说,如今,兴澄特钢生产的轴承钢,在中国高端轴承钢市场份额占到80%,连续十多年世界产销量第一。这一切都源自于特钢人的一个信念,让中国尽快由“钢铁大国”变成“钢铁强国”。

  当汽车需要用“轻量化”来降低能耗的时候,中信特钢开发出易切削非调质钢,得到宝马、奔驰、大众等国际知名汽车生产商的青睐,达成战略合作;当国内主流钢厂还在用传统工艺生产轴承钢时,中信特钢上马连铸工艺,用连铸轴承钢叩开世界顶级轴承制造商SKF的大门,成为获得SKF “采购绿色通道”的第一家中国钢铁企业……经历“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的不断升级,集团已成为能生产3000多个钢种、5000多个规格的特殊钢生产领军企业。

  而今,正处于“青壮年”的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已经把目光投向2022年,“成为中国特钢市场引领者、主导者和行业标准制定者,与更多的中国企业共同实现轴承领域从基础材料到工业应用的产业链技术整体提升,建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特钢企业集团,让中国制造傲立全世界。”俞亚鹏语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