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后降雨增多,日前,吴国强沿着太湖大堤边走边看。吴国强,土生土长的太湖边人,也是宜兴八房港水域实施湖滨生态湿地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以前是开放性水域,芦苇也存活不了,如今,成片的芦苇成了鸟类的栖息地,是太湖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在近日,该工程还入选省生态环境十大先进典型。
宜兴有48公里太湖岸线,生态清淤淤泥去往何处、如何营造适宜水生植物生长的环境?“生态修复需要找到一种方案能同时解决这些问题。”宜兴263办副主任成振辉介绍。经过多方论证考察,宜兴最终选择利用清淤淤泥恢复湖滨生态湿地带。2014年11月,项目正式开工,实施范围为太湖湖西大堤宜兴定化港至双桥港段湖滨带,总长度1800米,宽200至260米,面积36万平方米。
净化太湖水质,芦苇是最佳的水生植物,但如果没有合适的水域环境,一经风浪拍打芦苇便很难存活。因此,工程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消浪。记者在八房港蓝藻打捞处往远处看,太湖大堤外侧200多米处围有一圈生态木桩,木桩内侧是一圈宽约3米的黑色管袋,管袋内侧便是大片的芦苇地。“这生态管袋围堰便是消浪的关键所在。”吴国强介绍。高韧生态管袋能承受近1000公斤的冲击,将清淤的淤泥灌入管袋内,再将其堆成“品”字形,围成“U”型。这一结构下的生态管袋既能降低风浪对大坝的冲击,也能让围堰区域内的水域保持相对静态。静态水域下,利用淤泥堆砌而成的自然浅滩环境稳定,芦苇便能安全生长。有了湿地这一生态屏障,大坝的安全性也相应提高。
而这样的“U”型设计还为太湖蓝藻快速打捞提供了便利。宜兴水利局工作人员林大龙介绍。如今,“U”型的浅滩湿地便于蓝藻收集,风一吹,藻水便到达了芦苇地,部分经芦苇吸收,部分到达湿地与大坝中间的导藻沟。据了解,目前,围绕生态管袋潜堤结构和施工技术已申请并取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2017年4月,该工程正式完工,工程区植物覆盖率当年便在50%以上,生物多样性大大提高。“到这繁衍的鱼多了,鸟也多了,今年我还见到了几十年未见的一种鸟类。”吴国强笑着回忆。而为了延续工程的稳定性,宜兴每年都要在芦苇收割、芦笋保护、管袋维护上投入很多人力、物力。据悉,目前三期40万平方米的修复工程已完成近70%,预计今年底完工。届时,太湖西岸将呈现3公里生态湿地带。